3月19日下午,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研究员祁东晨来我院作学术报告。我院研究生及部分教师100余人聆听了报告。
祁东晨的报告题为“基于同步辐射的软X射线能谱在界面表征中的应用”。报告结合其科研实践,详细阐述了其利用基于同步辐射的软X射线能谱对界面表征的一系列工作,包括研究电子学和磁学结构、化学态、能级排列、分子取向、以及亚飞秒量级界面电荷传输动力学等一些重要的界面信息,并在互动环节就过渡金属氧化物中氧的K-edge在指认导带电子结构的优势,现场解答了师生们在科研过程中的遇到的困惑和问题。
祁东晨研究员的报告例证丰富生动,语言风趣幽默,使大家对利用基于同步辐射的软X射线能谱在界面表征中的优势和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,给现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简介:
祁东晨,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,2009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。2009 ~ 201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(IMRE)任Research Fellow和Staff Scientist。2013年起任拉筹伯大学(La Trobe University)物理系讲师,澳大利亚同步辐射中心顾问。2016年因“开发高性能金刚石表面电子与量子器件”获得澳大利亚国家基金委研究员奖(ARC Future Fellowship)。主要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研究,关注于在纳米尺度上创造、理解和控制功能性材料表界面,为下一代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新技术和新平台;擅长利用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研究新兴材料(包括金刚石和有机半导体)电子器件的界面物理现象。在国际重要刊物上Nat. Nanotech.,Phys. Rev. Lett.,J. Am. Chem. Soc.,Adv. Mater.等发表论文80余篇(H-index = 27)。

